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

楊絳:《一百歲感言》- 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毫無關係

你也許不認識她。
她,就是著名的作家、翻譯家、外國文學研究家,文學大家錢鐘書先生的妻子——楊絳。
年前,她發表了一篇名位《一百歲感言》的文章。她,把在人間活了百年的感覺,簡單的用數百字呈現出來。楊絳說:「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……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,到最後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毫無關係。」
我們大部份人都在活在步伐急速的都市裡,每天都被大量外來的人和事所包圍,很容易便迷失方向,甚至失去了自己。 請不要等到一百歲時才審視自己的一生。由這一刻開始,請勇敢的走自己的路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〔文章轉載〕楊絳《一百歲感言》(2011)
我今年一百歲,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,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,壽命是不由自主的,但我很清楚我快「回家」了。
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。 我沒有「登泰山而小天下」之感,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過平靜的生活。細想至此,我心靜如水,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,準備回家。
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,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。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,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。你稍有才德品貌,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。 你大度退讓,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。你要不與人爭,就得與世無求,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。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,就先得和他們週旋,還得準備隨時吃虧。
少年貪玩,青年迷戀愛情,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,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。 人壽幾何,頑鐵能煉成的精金,能有多少?但不同程度的鍛鍊,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;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,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。
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,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;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;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;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。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,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。
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,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,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,這便是人生哲學。
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,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、不同程度的效益。好比香料,搗得愈碎,磨得愈細,香得愈濃烈。
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,到最後才發現: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……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,到最後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毫無關係。
圖片來源: 商都網
有關內容可參照: 英語
文章來源:http://goo.gl/x3HMJ7

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

教養的藝術---「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」-洪蘭

1、不要打小孩子,你打他們,他們打別人。

2、小孩子6個月可以開始情緒控制,但是家中不要佈置的太漂亮,因為小孩子會好奇開始破壞,反之不好奇就要開始擔心了。

3、如果小孩無理取鬧,父母控制情緒的方式請先走開。

4、研究發現,爸爸一周回家吃飯三次,小孩子的詞彙會比一般的小孩多更多。

5、大腦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打、可以碰。

6、建議大家可以看「飛越杜鵑窩」的電影,會了解前腦的重要性。

7、人定「順」天,不要強迫小孩去做不能做的事,他不能走的時候不要強迫他硬走,他能走的時候,不要將他關在圍籃裡。

8、孩子到一年級的時候使用左手或右手才會定下來,不要去矯正左右手的使用

9、沒有「輸在起跑點」這句話,人生是馬拉松、不是百米衝刺。

10、左手、右手不要試著改變,會有情緒障礙。說話的早晚、開竅的早晚、左右手的使用這三點都是基因所決定的。

11、孩子找你、立刻停下手邊的事傾聽,"等一下",他們就不說了、久而久之就什麼都不說了。

12、絕對不要拿孩子跟別人比。

13、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,而是贏在轉折點。

14、任何事超越了能力就是壓力、不要期待孩子超越他們能力。

15、小孩長大後徵詢父母意見,僅需要告知原則,讓他們自己做決定。

16、不做媒、不作保。

17、沒有三歲定終身這件事。

18、學而不思則罔。

1960%的行為是習慣化的行為,卓越是一個習慣,習慣成自然,所以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,不要妥協,原則要清楚。

20、習慣就是生活的態度,衛生習慣、閱讀習慣、做事情的習慣、睡覺習慣、說話習慣 habit is a second nature that destroys the first

21、不要讓孩子一直哭,他們一定有不舒服,但不會表達。

22品格決定命運,習慣決定機會無傷大雅的習慣影響你的升遷。

23、模仿是學習最原始的機制。

24、操之在己,如果別人有的東西你沒有,試著自己做,包括給孩子的玩具,創造新、心意。

25、影響孩子品格的因素:所教的朋友的行為的模仿,以及所看的書-知識的內化。

26、國中之後一定要幫忙篩選朋友可以透過家長會或是多買電影票,邀請孩子的好朋友一同前往(需和對方的家長直接聯繫)。

27、經驗是促使神經連結最好的方式。

28、閱讀可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,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

29、語言是思想的媒介,知識不分課內課外,只分有用沒用,學生只要念要考的東西,這是錯誤的觀念。

30、不要罵孩子是豬,不要傷害孩子,過去的經驗會造成現在的你(一直罵豬長大就變成一隻豬),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4句正面的話才能彌補。

31、謙虛自己,不要謙虛孩子,因為我們知道大人是在說假話,但是孩子不知道(如果人家說你孩子很聰明,就說謝謝,不要回答說你不知道他國語只考五分或者是他那天被老師打之類的)

32、父母親常常口是心非,小孩會叛逆;大人不放手,小孩傷母心。

33、在我學校裡,我不要你完美,我要你學習,這樣時間不會花在推卸責任。當你犯錯時,重要的不是這個錯有多糟,或是不是你的錯,或他算不算一個錯,重要的是要把它轉換成學習的經驗 (from book - The genius in every kid by Rick Ackerly) 

34、孩子說謊的頭號原因-不想讓父母對我失望。

35、當對孩子的過錯寬容的時候,他們長大也會寬容待人。

36、孩子最大的恐懼是沒人愛,最需要的是安全感,被拒絕是恐懼的地獄。

37、受虐兒童長大幾乎會成為施虐者。

38、教育孩子家裡只能有一套規則,不能一個扮黑臉、一個扮白臉,解鈴、繫鈴需是同一人。

39、跟孩子說No,要指出一條可以走的路,不可以只說No

40、沒有天才,放對地方就是天才。

41、重要的是擁有什麼能力,並非缺乏了什麼能力。

42誠實是最好的教養方法,不要騙孩子。

43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,你會看到他的長處。

44、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:溫暖的家庭(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)、陪孩子成長、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、教他紀律。

45、電腦、電視放在公共空間,過濾小孩看的書,「完全自殺手冊」絕對不能看,九把刀有時候髒話,需過濾。

46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,是最有毅力的人。

47、家長也要有知識,才能看得遠。

48、親子共讀,父母自己讀書,孩子一定跟著讀書。

49、身教,模仿是人的天性。

50、不要花時間在做家事,家事做了、明天又髒;孩子教了,明天就好。

51、不要讓孩子去死背,要給予他們快樂的童年。

52、小時候培養美育品味,長大不會歪偏。

 文字截取於:蒙特梭利新生園 洪蘭老師講座

十則幽默的笑話,改變你的一生!

 1.老鼠掉進了半滿米缸,意外讓牠喜不自禁。確定沒有危險後,它一頓猛吃,吃完便睡。就這樣,它在米缸裡吃了睡、睡了吃。美好的日子總是很快地溜過去,米缸快要見底時,它終究擺脫不了大米的誘惑。 最後,米吃完了,它才發現,跳出去只是夢想,一切都無能為力。《我們的生活看似平坦,其實到處都是危機》
 2.妻子正在廚房炒菜。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:慢些。小心!火太大了。趕快把魚翻過來。快鏟起來,油放太多了!把豆腐整平一下!「哎呀」妻子脫口而出,「我懂得怎樣炒菜。」「你當然懂,太太,」丈夫平靜地答道:「我只是要讓你知道,我在開車時,你在旁邊喋喋不休,我的感覺如何。」
《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,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》
3.有個老木匠即將退休,老闆捨不得他,要他再建一座房子再走。老木匠雖答應,但心已不在工作上,用的是差料,出的是粗活。當房子建好,老闆說這就是他退休的禮物。沒想到建的竟是自己的房子,他既羞愧又後悔。
《其實,人生每一件事都是為自己而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》
 4.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,一個老人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,周圍的人倍感惋惜,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。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。老人解釋說: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,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,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,說不定他還能穿呢
《注定無法挽回的痛苦,不如早點放棄》
 5.第一天,小白兔去釣魚,一無所獲。第二天,它又去釣魚,還是如此。第三天它剛到,一條大魚從河裡跳出來,大叫:你要是再敢用胡蘿蔔當魚餌,我就扁死你。《你給的都是你自己給的,而不是對方想要的,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付出,不值錢》
6.一個朋友是醫生,一次癌症手術,打開後發現切不了,只好再縫上。去和病人解釋情況,那病人農村來的,聽不懂術語,認為手術過了,病就好了。只好讓其出院,一年後回訪,真好了,癌細胞真消失了。朋友原是醫學博士,後來接著讀心理學博士去了。《樂觀的心態是最好的手術》
 7.那年,他坐在咖啡店等朋友,一位女孩走過來問:你是通過王阿姨來相親的嗎?他抬頭打量一下她,正是自己喜歡的類型,心想何不將錯就錯,於是忙答應道:對,請坐。……結婚當天,他坦白當時自己不是去相親的。老婆笑說:我也不是去相親,只是找個藉口和你搭訕《機遇來了,毫不猶豫,抓住它》
 8.兩隻老虎,一隻在籠子裡,一隻在荒野中。兩隻老虎認為自己所處環境不好,互相羨慕對方,它們決定交換身份,開始時十分快樂。但不久,兩​​隻老虎都死了:一隻飢餓而死,一隻憂鬱而死。
有時,人們對自己的幸福視若無睹,總是把眼睛看向別人的幸福。其實,你所擁有的正是別人所欣羨的 
9.女生公開投票選班花,相貌平平的小梅發表演說:如我當選,再過幾年,在座姐妹可以向自己先生驕傲的說,我上大學時候,比班花還漂亮!結果,她全票當選!
《說服別人支持你,不一定要證明比別人都優秀,而是讓別人覺得,因為有你,他們變得更優秀更有成就感》
10.在一次宴會上,馬克吐溫與一位女士對坐,出於禮貌說了一聲:您真漂亮!那位女士卻不領情,高傲地說:可惜我無法同樣來讚美您!馬克吐 委婉平和地說:那沒關係,你可以像我一樣,說一句謊話就行了。那位女士羞愧的低下了頭。

轉自網路

等待的投資//洪蘭(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)

    美國南加州大心理學的講座教授雷恩博士,日前在榮總做了一場「腦與暴力行」的演講,因為他是世界上唯一掃描過四十一名殺人犯大腦的人,所以會場擠得滿滿的。雷恩教授發現,殺人犯的腦果然不一樣,預謀形態的罪犯腦袋,跟我們正常人差不多,但是臨時起意,衝動型的,前腦就非常的不活化。
    最令人驚訝的是,他報告了一個他在非洲模里西斯做的兒童健康計畫的成果。他們給一百名三到五歲的孩子,「豐富」的生長環境,如額外的營養,像牛奶、魚肝油等,每天二個半小時額外的運動,及額外的活動如說故事給孩子聽、戶外教學,帶去參觀爸爸工作的工廠、磨坊、烘焙坊等。等到這些孩子長到十一歲時,追蹤他們注意力的生理反應,如膚電反應及腦波 (EEG),發現都比在一般家庭中,成長的一百名對照組孩子,好很多。
    到他們十七歲及二十三歲時,再做這兩組孩子比對,發現在反社會行為上有大不同。童年期,這二年的特別照顧發生了影響,他認為差別在於大腦的發展,尤其是海馬迴、胼胝體及額葉的眼眶皮質的部分,因為現在已知這些地方跟暴力行為有關。
他的演講跟我過去的想法一樣,看到了數據,也更令我憂心,因為前一天,我正好從新竹尖石鄉的部落小學演講回來,我看到了原住民教育的盲點,如果雷恩教授是對的,我們現在不改善,以後會付出社會成本。這些孩子散居深山之中,上學往返費時,所以大部分孩子住校,有的學校住宿孩子高達90,而且有的是從幼稚園就住校,看到小學一年級的學生,在搓洗自己的衣服,很是不捨。
    部落小學的老師流動率很高,有的學校流動率高達百分之八十,教了一年便想請調回平地。因為後山部落皆無公車,除非自己有車,不然困在山區,無法下山,所有老師都很年輕,幾乎沒有老師超過三十歲,沒有結婚的老師,有時不知怎樣去帶孩子,尤其不是自己的孩子。最嚴重的是隔代教養,年輕人都在平地討生活,孩子由父母隔代撫養,看到幼稚園就住校的孩子,真是令人心酸。一個還要媽媽抱抱的孩子,孤獨地坐在台階上望著夕陽,那個落寞的神情讓我腳步沈重,登不上要離去的車。一個國家的錢,如果不用在教育上,一定用在監獄上。雷恩教授的研究指出,大腦發展與暴力行為及反社會行為的關係。童年期只要二年的額外照顧,就可以避免以後很多的社會成本。
    台灣不是沒有錢,但是沒有用對地方。我們從公投的那四億元,或是支援馬其頓的三億美金就可以看出。教育是百年大計,不能要求立竿見影,馬上見效,它是潛移默化,教化心靈的過程。教育也不是蓋學校、買設備,它最重要的是人,是人的那顆熱忱的心。對「人」我有信心,因為這一次我們一起上山的,有數位麗林國小很有經驗的老師,她們放棄休假上山做義工。也有義工媽媽,跟我們上去講故事、教勞作,甚至有義工媽媽,為了準備教材做到手指起繭。
    我沒有信心的是政府,因為急功近利只看數字的人,會失去人性的柔軟度。我沒有想到部落老師的偏遠加給,是依山高來畫分,多少千公尺多少錢,而不是依距離平地的遠近;因此我看到深山裡面的小學老師,因為學校蓋在谷底而不是山頭,一個月少領一千元的津貼。
    看到每年跨年晚會或嘉年華會,一次幾百萬的造勢大手筆,為什麼不把這些錢,用來補貼公共汽車,讓部落的人,有交通工具可以下山呢? 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轉自網路

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

牆上的咖啡

    某日,和朋友在洛杉磯一家有名的咖啡廳閒坐,品着咖啡。這時進來一個人,坐在我們旁邊的那張桌子旁。他叫來服務生說:「兩杯咖啡,一杯貼牆上。」他點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,我們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來,但他却付了兩杯的錢。他剛走,服務生就把一張紙貼在牆上,上面寫着:一杯咖啡。
這時,又進來兩個人,點了三杯咖啡,兩杯放在桌子上,一杯貼在牆上。他們喝了兩杯,但付了三杯的錢,然後離開了。服務生又像剛才那樣在牆上貼了張紙,上面寫着:一杯咖啡。這種方式是這裡的常規,但却令我們感到新奇和不解。不過由於事不關己,我們喝完咖啡,付了錢,就走了。
幾天後,我們又有機會去這家咖啡店。當我們正在享受咖啡時,進來一個人,此人衣着與這家咖啡店的檔次和氛圍都極不協調,一看就是個窮人。他坐下來,看着牆上,然後說:「牆上的一杯咖啡。」服務生以慣有的姿態恭敬地給他端上咖啡。
    
那人喝完咖啡沒結賬就走了,我們驚奇地看着這一切,只見服務生從牆上揭下一張紙,扔進了紙簍。此時,真相大白,當地居民對窮人的尊敬讓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。咖啡既不是社會的基本需要,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,但需要指出的是,當我們享受任何美好的東西時,也許我們都應該想到别人,有些人也喜歡這樣的東西,但却無力支付。再說說那位服務生,他在為那個窮人服務時,一直都是面帶笑容。而那位窮人,他進來時,無須降低自己的尊嚴討要一杯免費的咖啡,他只需看看牆上。多付款的那杯咖啡叫待用咖啡,你付錢了,但並不知道誰會享用它。這就是有愛和美的世界。
【人們提前買了咖啡,讓付不起的人享受溫暖。這開始於義大利Naples,現已傳遍全世界】

轉自網路